翻页   夜间
48中文网 > 大唐:求求你,当个驸马吧 > 第882章 前车之鉴,历历在目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 https://www.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皇宫。

    内阁官吏陆续进宫。

    得知苏定方灭吐蕃,百官兴致高涨。

    吐蕃幅员辽阔,兵强马壮,结果苏定方,薛仁贵,曹继叔,席君买,数月内,率军纵横边陲,重创论钦陵好几次反攻,使论钦陵接二连三后撤防线,最终退无可退,死守逻娑城。

    依然未等阻挡唐军兵锋,坚持围城十余日,强行攻破城池,擒获松赞,论钦陵。

    此等迅猛,雷霆的作战风格,震惊朝廷文臣武将。

    百官陆续抵达书房,个个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欢喜中,赵牧身穿官服走进来,李绩,李道宗,岑文本,魏征,萧?,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纷纷作揖向赵牧行礼小】

    【说】

    平常,他们以叔侄相称,朝廷议事时,不敢表现的过于轻率。

    几人寒暄时,李道宗靠近低声询问:贤侄,边陲大捷,吐蕃覆灭,陛下临时召集大家进宫,必是商讨驻兵,设道或都护府之事,你有何良策?

    半年来,赵牧罕有进宫,整日猫在府邸,若非他好几次前去探望,一度怀疑赵牧带长公主等悄悄溜出长安呢,打心眼里佩服赵牧静下心来的性格。

    萧?,魏征,岑文本等,也陆续望向赵牧。

    伯乐擅长相马,赵牧擅长相人,向朝廷所举荐的人,皆表现的出类拔萃。不论前往安西都护的王玄策,柴哲威,尉迟宝林,或率军征战的苏定方,薛仁贵,曹继叔,席君买,均达到赵牧推荐时所说的,保证江山社稷稳固。

    吐蕃处于边陲,西部靠近萨珊帝国,南部也有部分小国,安稳与否,关乎帝国边陲安危,想来陛下内心肯定有合适人选。赵牧没有直接回答,他处于尚书令位置,地位有点特殊。

    若举荐的人,和李世民背道而驰,很容易引起君臣矛盾。

    长乐,青萝养胎时,他不想做过于激烈之事,免得引起她们担心。

    萨珊帝国?

    李道宗,李绩,魏征,萧?,岑文不妥。李世民尚未表态,李道宗当场否决萧?的建议,狠狠瞪了眼萧?,高声说:萧阁老所言,简直是视三军性命为儿戏,神武军征战,前赴后继打下吐蕃,多少将士埋骨他乡才打下吐蕃。萧阁老建议不驻兵,扶持部落,这等于朝廷自己给自己制造敌人,假以时日,若对方崛起,吐蕃必将成为朝廷西面之劲敌,微臣以为,必须设置逻娑道,派将领率军驻守。

    没错,朝廷内熟悉西部情况的官吏极少,单纯靠吐蕃部落治理,若吐蕃部落勾结外部之地,没有驻兵的情况下,很容易让吐蕃脱离朝廷的控制,苏将军等人辛苦打下的疆域,必是顷刻间易主,不利于朝廷利益。李绩支持李道宗,支持驻兵,厉声驳斥萧?的怀柔政策。

    此举过于草率,过于单纯,把吐蕃视作白痴,把唐军将士性命不当回事儿。

    闻之,魏征轻轻点头,掷地有声说:陛下,必须驻兵,更改派悍将坐镇,以免吐蕃内部不稳,以免部分部落勾结外邦,朝廷没有彻底解决西域事务前,吐蕃不能再乱了。

    内阁接连驳斥,萧?面子上有点挂不住,气恼的说:驻军,大幅提高国库花销,这笔钱谁出?再者吐蕃距离长安极远,若驻扎的将领临时叛乱,自立为王谁负责?

    这...

    魏征,李绩,李道宗神色犹豫。

    钱粮之事,即使朝廷两线作战,国库依然钱粮充沛,绝非朝廷所担心的问题。然而,叛乱之事过于微妙,谁也不敢驻兵将领没有异心,自立于朝廷之外。

    萧?发觉三人理亏,情绪低沉,有点无言以对,借机快速补充,计划改变皇上过于依靠武将的做法:陛下,微臣不懂兵戈之事,但老夫副使三朝皇帝,对于人心,对于武将心似明镜,帝国扩建需仰仗诸将,但治理时决不能依赖将领,前朝杨玄感,贞观初年的罗艺,前车之鉴,历历在目,望陛下三思。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