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
https://www.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热闹非凡。
百官登门拜访,络绎不绝前来恭喜道贺。
即使里面有许多像于志宁,张玄素这类碍于赵牧权势,迫不得已前来道贺的人,面对赵牧时,依然表现的谦卑,谦逊。
尚书令。
百官之首啊。
若说以前赵牧是朝廷内仅次于皇上,太子的第三人,其实许多人打心眼里不服气的,毕竟有杜如晦,房玄龄,长孙无忌,李靖这类资历,功绩出众的老臣呢。
他们担任仆射,侍中,削弱中书令权力。
今赵牧担任尚书令,凌驾于房玄龄,杜如晦地位之上,全权负责朝廷各类事务。若赵牧潜心处理政务,很容易让尚书令从荣誉职位,变成实权职位。
等同于当朝丞相了。
再者,相较于江都王,岐王地位明显更崇高,更尊贵。
何况赵牧依然执掌兵权呢。
尤其是皇上对赵牧的诡异态度,即使有官吏计划落井下石,也不得不收起自己的小心思。
赵牧迎宾送客,百官陆续离去已是正午时分,望着留下来的岑文本,李道宗,李绩,魏征,房玄龄,杜如晦,耸耸肩神情无奈的说:陛下好心办坏事,小侄诚心辞官,盼着清闲一阵子,陛下却提拔小侄做尚书令,岐王,早知如此,当初不如不请辞呢?
李世民的诏书,的确超出他预料之外。
即使有心赏赐,哪怕赏赐些钱粮,耕地呢,把他安排到尚书令的位置上,分明没事找事,令他不痛快啊。
瞧你贱兮兮的表情,明显欠收拾。李道宗气恼的喝道。
早前,他未能及时进宫,后来进宫得知百官散去,也未能见到李世民,他觉得皇上肯定弥补赵牧,但没料到擢升赵牧担任尚书令,封岐王。
今赵牧身份比他更尊贵,地位比他更高。
若非赵牧坚持叫他声伯父,他都要喊赵牧一声大人。
贤侄,休要得了便宜还卖乖。魏征提醒说。
他与房玄龄,杜如晦等身居中枢,位高权重,
相遇,长乐好奇询问缘由,得知事情前因后果,她也有点猜不透皇帝到底何意。
不过,皇上欣赏赵牧才华,擢升赵牧官职,终究是好事情。
此后,一段时间内,赵牧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安安静静待在府邸内,除处理商业问题外,既不前往尚书省,更前往皇宫
若非皇上擢升他为尚书令,在长安引起轰动外,赵牧基本等于辞官。
一晃时至七月,仅南疆张亮,段志玄征战遇到问题时,皇上下令进宫议事,赵牧临时进宫,提议坚壁清野,封锁山路,继续回府修身养性。
八月初,苏定方派信使传回捷报,神武军兵临逻娑城,半月内,决定决定性胜利。
捷报传回,轰动长安。
李世民与百官商议后,决定招降禄东赞。
早年,禄东赞进京时,李世民即瞧上禄东赞的才华,希望对方留在长安做官。可惜禄东赞效忠于吐蕃,公然拒绝李世民好意。
多年过去,禄东赞沦为囚徒,吐蕃灭亡在旦夕之间,似禄东赞这等贤才,李世民不希望悬之高阁,白白浪费他的才华。
可惜李世民高估了自己魅力,低估了禄东赞的忠诚,陆续派魏征,房玄龄前往禄东赞住处劝降,接连遭遇禄东赞公然拒绝,不得已,李世民听信魏征建议,计划等待苏定方班师回朝,禄东赞,论钦陵父子相见,借机劝降禄东赞,论钦陵。
毕竟,当年连颉利,阿史那思摩,阿史那杜尔,阿史那忠,契?何力,执失思力等突厥君臣都归降大唐,李世民江心凭借自己诚恳,招贤纳士的态度,禄东赞,论钦陵肯定归降于朝廷。
九月中旬,苏定方从前线传回攻陷逻娑城的消息,询问派遣何人镇守,请求班师回朝。
收到捷报,李世民即刻召集百官商议,包括闲情逸致,逍遥自在的赵牧。
吐蕃,乃重镇。
务必派遣悍将镇守,以免出现差错,朝廷需快速定夺,以免迟则生变。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