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48中文网 > 掌洞天福地,建人间仙国 > 第200章 儒道修心,圣德参天地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 https://www.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夏先衍在这片充满历史气息与文化韵味的土地上,透过古老的遗迹、流传的故事以及世代传承的儒家思想脉络,真切地体悟到了人性光辉的闪耀。

    糟粕的是不是儒家文化,伪君子不是儒家文化的产物,儒家文化提倡的是真君子,至于“伪”,是人世欲望浮动的结果罢了。

    儒家文化的任务与目的儒家文化之教化目的,从来都是维护社会安定,让百姓安居乐业。而不是将人区分为三六九等。

    人与人在古代社会出现尊卑的情况,是社会大环境决定的,并不是儒家思想决定的。

    儒家文化自诞生起便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在时代的浪潮中,它不断汲取新的元素,与时俱进。

    从古代的封建王朝时期,儒家思想为社会秩序构建、道德规范确立发挥核心作用,到近现代,其积极入世、注重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等理念,又在新的社会环境下被重新解读与发扬。

    它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形式与观念,而是在教育、文化交流、社会和谐构建等多领域以新的姿态融入现代生活,与现代价值观相互交融碰撞,持续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灵源之地所散发出来的儒家的文化精神也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周围的人民群众。

    儒道修心,圣德参天地。

    于斯时也,儒家文化焕新象,恰似春风拂尘,启悟人心之幽微,导正人性于善途。

    其将以包容之态、深邃之思、践履之实,迎对众生于心灵旷野的漫漫修行,使仁德之光辉映尘世,礼义之范润泽苍生,于时代浪潮中,重铸精神之脊梁。

    寻得归真返璞、向道慕贤的通途,为时代的精神家园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基石,且留馨德遗韵于岁月的长河,绵亘不绝,福泽后世。

    夏先衍满心憧憬地期待着,随着新时代时代的变迁与演进,每一个华夏子民都抓住机遇,踏上新时代的船。

    灵源的存在意义非凡,这不仅仅是一处神秘而强大的能量汇聚之所,更像是一种无形的道德约束力量。它宛如高悬于人们心头的一把标尺,时刻提醒着众人应当如何取舍、如何抉择。

    对于那些执意不愿做出改变的人来说,你可以不尝试改变,但这将意味着在华夏大地之上失去修行的先机。

    志同道合,对于灵源来说也是如此。

    当然觉醒灵觉最后终会是惠及全民的,但是现阶段,灵源优先选择的是拥抱华夏文明,拥抱华夏思想精神的人。

    同样地,以华夏文化为蓝本创作出来的修行功法亦是如此,也遵循着这样的原则和规律。

    夏先衍边走边思考着,不知不觉已经离开了孔庙灵源来到了另一处灵源——颜庙灵源。

    颜庙始建年代不详,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

    195

    年),汉高祖刘邦东巡经过鲁地,祭拜孔子时,曾用少牢祭祀颜子祠。

    东汉永平十五年(公元

    72

    年),汉明帝东巡途中到达鲁地,特地前往祭祀了颜子

    。

    元代泰定三年(1326

    年)八月,颜庙迁至陋巷故址进行新建工程

    。

    元代文宗至顺元年(1330

    年),颜子被封为兖国复圣公,颜庙因此又称为复圣庙,成为历代祭祀颜子的主要场所。

    颜庙现存规模为南北五进院落,全庙共有元、明、清建筑殿、堂、亭、库、门、坊等

    24

    座,159

    间。

    复圣门里有陋巷井,外围有八角露天方亭,井北有明代树立的

    “陋巷井”

    石碑,是为纪念颜回

    “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

    的俭朴品德而立。

    庙内现存金、元、明、清碑刻

    53

    幢

    ,其中有两块是元朝所立的

    “大元敕赐先师充国复圣公新庙碑”

    和

    “大元加封颜子父母制词碑”,均用古蒙古文与汉文对照刻成。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以德行和好学精神着称于世,颜庙作为祭祀颜回的场所,是儒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研究儒家思想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复圣殿是颜庙的正殿,供奉着颜回的塑像,始建于元朝,后经明代重修,殿前的石柱雕刻精美。

    从颜庙出来一行人又溜达至孔林。

    踏入孔林,仿佛踏入了一片宁静而深邃的历史幽境。古柏参天,其枝干扭曲盘旋,似在诉说着岁月的悠长故事,墨绿的枝叶层层叠叠,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低吟,像是为长眠于此的先哲们吟唱着古老的赞歌。

    碑碣林立,或古朴厚重,或精致典雅,上面的字迹历经风雨侵蚀,却依然透着往昔的庄重与威严,铭记着历代对孔子及儒家文化的尊崇与传承。

    孔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也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

    孔子逝世后,其弟子们把他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当时还是

    “墓而不坟”,即没有高土隆起。随着后世帝王对孔子的尊崇,孔林的规模不断扩大。

    自秦汉时期开始,陆续有孔氏后裔及官府对孔林进行修葺和扩建。汉代时,鲁相韩敕以官方名义对孔子墓进行了修治,并在墓前建造了神门等建筑。此后,唐宋元明清各代均有增修,尤其是明清时期,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修缮和扩建,形成了如今的宏大规模。

    孔林内保存了大量的碑刻墓志,总数达

    4000

    余块,这些碑刻涵盖了从汉代到民国时期的各个历史阶段,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泰岱巍巍垂俎豆,秋阳皓皓照宫墙。堂虚似有弦歌响,桧老真看手泽长。

    夏先衍探查完成曲阜的灵源之地后,并没有离开济州而是去了南旺枢纽考古遗址灵源之地。在这里将为运河文化画一个句号。

    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位于济州市汶上县南旺镇府前大街,是为保护大运河南旺分水枢纽工程遗址而在原址建设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南旺分水枢纽是永乐九年工部尚书宋礼采用汶上老人白英建议修建的工程。

    京杭大运河流经鲁西南的汶上县南旺地段时,因是制高点水浅难以通航,而汶上县北境的大汶河水源丰富,于是宋礼、白英在小汶河入运的“T”字形水口对岸砌石护堤,并建造鱼嘴,使得流水七分向北流,三分向南流,解决了大运河水脊处水源的问题,并建龙王庙于分水处,称为

    “分水龙王庙”

    。

    明永乐十三年,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南北方的物资得到了极大的交流,使得北方出现了临清、聊城等因水而兴的城市,而这也为明代政权迁都提供了条件。

    南旺分水枢纽是整个大运河上最具科技含量的工程之一,其科学性和技巧性可与华夏古代的灵渠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相媲美。

    考古遗址在发掘过程中,出土了丰富的文物,包括砖雕佛像

    1

    尊、明清铜钱

    9

    枚、陶瓷器残件

    50

    余件,琉璃和砖雕建筑构件

    300

    余件,如垂兽、走兽、仙人骑凤、套兽、基座、瓦当、滴水等,同时还清理出了祠堂建筑彩绘残片、灶坑等遗迹,以及

    “宋尚书祠堂记”、明万历十六年

    “圣旨碑”、“汶邑南旺镇分水龙王庙记”

    等

    20

    余通明清重要碑刻

    。

    公园以汶运交汇口和南旺分水龙王庙为核心,北至十里闸,南至柳林闸,东至徐建口斗门。灵源在此孕育而生后,扩张至整座考古遗址公园。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

    夏先衍通过运河孕育的灵源,将运河沿线的历史变迁、人文传承、社会发展等脉络清晰地梳理呈现在了《人文经》之中。

    夏先衍伫立在南旺枢纽考古遗址灵源之地,神识触及到灵源之中,仿若被一股无形之力牵引,瞬间,他的感知到了京杭大运河文化脉络。

    运河一脉贯京杭,吴越荆襄入画堂。南北风情皆入韵,文源汇聚谱华章。至此大运河孕育的灵源,通过华夏守护之灵联系在了一起。

    夏先衍从灵源之中看到了大运河的历史记忆,南起余杭,往昔舟楫穿梭、货物琳琅的盛景如光影般浮现,他能体会到江南水乡独特的文化韵味在灵源深处悠悠荡漾,那是一种柔婉风情的独特气息。

    随着灵源之中文化脉络延伸,途经无数城镇,每一处都似一颗璀璨的明珠,将各自的历史、民俗、技艺等元素融入这灵源的洪流之中。

    直至北端的燕京,他感受到了大气与厚重,这里汇聚了来自南方的灵秀与多元文化,又沉淀出北方独有的雄浑与威严,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交融在灵源里化作深沉的律动。

    这贯穿南北的文化脉搏,在灵源的世界里有力地跳动,那是千年大运河所承载的岁月精华与民族智慧的奔腾流淌,是历史与现实交织而成的宏大交响。

    调查完大运河灵源后夏先衍一行人进入泰安。过了大汶河后,一行人来到大汶口文化遗址灵源之地。

    大汶口遗址距今

    64004500

    年之间,包括了大汶口文化发展的全过程,跨度达一千六七百年,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

    遗址总面积

    80

    余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

    23

    米

    。平面范围略呈东南

    西北方向的圆角长方形,大汶河从中部自东向西穿过,北岸面积约

    25

    万平方米,南岸约

    20

    万平方米,总体地势北高南低。

    1959

    年

    6月在汶河南岸的磁窑镇堡头村西首次发掘,揭露面积

    5400

    平方米,清理墓葬

    133

    座,出土随葬品

    2100

    余件,属大汶口文化中期和晚期。

    1974

    年、1978

    年在汶河北岸先后两次发掘,揭露面积

    1800

    平方米,发现墓葬

    56

    座、房址

    14

    座、灰坑

    120

    余个,主要遗存的年代属大汶口文化早、中期

    。

    2012

    年

    10

    月至

    2013

    年

    6

    月,又在遗址中部、大汶河北岸进行了两次发掘,发现大汶口文化早期阶段的居住区,并清理了房址

    7

    座。

    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骨器和牙角器等生产生活用具,如红陶兽形壶、白陶?、网纹彩陶背壶等。

    陶器主要包括红陶、彩陶、灰陶、黑陶和白陶几种,其中彩陶器皿花纹精细匀称,几何形图案规整,体现了当时较高的制陶水平。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