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
https://www.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与秦王府旧将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建成,元吉,后来每每想起他常有悔恨。
随着诸皇子陆续成年,他越来越理解先皇当年的处境。
同时,他内心非常清楚,自己为大唐后裔做了极坏的榜样,后世子孙觊觎储君之位时,很容易效仿他兵戈四起。
儿臣谨遵父皇教诲
李恪内心紧张,谦卑的回话。
刀兵相向。
血流成河。
皇帝所言,分明指向他。
目前,诸皇子内唯独他有作战经验,和神武军来往甚密。
这时,李世民神情愈发严肃,冷酷,向李恪说:你与赵牧来往,向赵牧学习,自然是好事情。不过,储君之争,不论是你,或高明,或青雀,休想获得赵牧支持。
那厮比你们兄弟聪慧,狡诈。他清楚自己参与皇子储君之争,将给朝廷带来怎样的后果。莫说玄武门了,或许更甚于汉时七王之乱。
他率军征战,开疆辟土,君臣缔造贞观盛世,他绝不把自己杰作毁于一旦。
诸皇子内,任何违背皇命,不利于江山社稷的举动,他必毫不犹豫镇压,朕不希望你们兄弟走到这一步。
闻之,李恪匆忙起身,走到书房中央,单膝跪地说:父皇,儿臣绝没有不臣之心,更不敢有不臣之心。
皇上的话,警告的味道太重了。
纵观朝野,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不管赵牧平常再怎么和文臣武将来往,他单纯效忠于皇上。
今皇上告诉他,休要拉拢赵牧,更告诉他违背皇室,朝廷利益,赵赵牧强势镇压。
这哪是赵牧镇压啊。
这分明是皇上借着赵牧的幌子警告他,诸皇子任何起兵戈之事,他绝不手下留情,赵牧,仅是执行皇上策略的人。
再者说,有赵牧镇守长安。
即使军中影响力最大山东将领,也恐怕不敢贸然造次,毕竟,诸将内没人敢自称比赵牧更高明,更厉害。
随之,李世民起身走下玉阶,搀气,自己回去慢慢平息吧。
喏。
李恪恭敬的领命。
他的确对苏定方有怨气,听闻皇上所言,对赵牧都有点怨气。
不过,他既不能发泄出来,也不能得罪苏定方,赵牧。
倘若关系破裂,他休想再获得来自军中将领的支持。
捧起另一份折子,竟是副详细的地图,李恪猛地仰起头,望向李世民不解的询问:父皇,这是何意?
今晚进宫前,你特意去拜访赵牧,纵然你不说,朕也猜得出来,赵牧必是建议你域外扩疆,这是份赵牧早年送来的地图,或许你见过,但肯定没有这份详细,明日,你即将前往安东四郡,处理四郡事务之余,好好研究下这份地图。
朝廷,兵锋不止步于西域,吐蕃,来年,或后年,必然出兵对外扩张,朕希望两年内,你的兵法策略更进一步,不光能独当一面,更能独自率军征战,镇守一方。李世民面色平静说。
闻之,李恪内心喜悦消失的干干净净,相反越发紧张,惶恐,若非得知赵牧没有进宫,不然他都怀疑赵牧提前进宫向皇上告密,正因赵牧没有进宫,皇上却猜出他和赵牧的对话内容,令他越发害怕皇上
自己的小九九,根本瞒不住皇上。
即使皇上告诫他,希望他能独自率军征战,镇守一方,言语中表明两年内必把他调回朝廷,李恪内心依然高兴不起来。
急忙收起折子,抱拳向李世民行礼,高声说:谢父皇教诲,儿臣定当谨遵父皇之命,潜心研究兵法韬略,绝不让父皇失望。
好。
去吧。
李世民轻轻点头,微微摆手说。
喏。
李恪躬身领命,神色紧张走出书房,一出书房,他仰手抹去额头的汗珠,深深长出口气。
与皇上相处,纵然皇上没有发怒,但是气氛依然过于压抑了。
不过,皇上的承诺,依然让他内心激动万分。
赵牧所言不假,皇上的确在考察他,他必须抓住机会。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