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48中文网 > 大唐:求求你,当个驸马吧 > 第786章 忆往昔,峥嵘岁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 https://www.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参见陛下。

    赵牧恭敬走进书房,抱拳作揖行礼。

    李世民微微摆手,热情招呼:赵牧,朕有要事找你。

    参见陛下。

    长孙无忌紧随而至,气喘吁吁跑进来躬身行礼。

    怎么了?

    李世民示意二人落座,瞧着长孙无忌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关切的询问。

    咳咳。

    长孙无忌抱拳轻咳,狠狠的剜了眼赵牧,作揖说:谢陛下关心,臣无碍。

    李世民没有追问,抓起书案来回修改过的折子,郑重其事说:赵牧,朕突发奇想欲效仿云台二十八将,画凌烟阁二十四臣奖励朝廷有功之臣,目前已有名额,但排名...需仔细斟酌,说说你的建议。

    说话间,李世民命太监把折子递给赵牧,赵牧没有接过折子,正色说:陛下,我粗略听说过,您计划把我排在翘楚的位置,我以为陛下三思而后行。

    魏王的实权他尚已拒绝,岂在乎虚名。

    嗯?

    李世民龙颜生疑,不容置疑的说:你乃朝廷肱股之臣,单单向朝廷提供一年三熟的稻米,产量高的玉米,红薯,土豆,任何一项足以改变大唐百姓生活,改变大唐经济,称之为当世神农也不为过,若非你不喜欢折腾,朕早为你修建神祠。

    赵牧的贡献飞速提高各道粮食产量,有效缓解粮食危机,使大唐提前进入盛世。

    造福百姓,造福社稷。

    朝廷诸将,官吏,功勋不及赵牧分毫。

    呃。

    陛下,使不得,使不得。赵牧受宠若惊,连连摆手否决,坚定说:您知道的,我向来淡泊名利。

    李世民神色发愣,着实搞不懂赵牧。朝廷百官重视名和利,赵牧为何偏偏弃之如敝履,一点也不在乎,疑惑的询问:你确定

    千真万确。

    赵牧重重点头,侧首望向长孙无忌,高声说:陛下,我以为凌烟阁二十四臣之首,非长孙大人莫属。

    赵牧。

    闻之,长孙无忌近乎咆哮的叫道。

    他拜访赵牧希望劝。

    马屁精。长孙无忌嘟囔,对赵牧阿谀奉承的话语嗤之以鼻。

    然而,李世民越听越高兴,急不可耐的催促:赵牧,快说你的想法。

    赵牧瞥了眼生闷气的长孙无忌,对方怒目而视,他微微摇头轻笑,高声说:陛下,私以为,首位非赵国公长孙无忌莫属,尚且不论赵国公是否老谋深算,是否与陛下亲疏,单单陛下危难之际,赵国公坚持陪伴陛下身旁,单靠这份忠心,绝对有资格登上凌烟阁,而后积极参加玄武门之变,支持陛下登基,这些年来颇有功劳,排在翘楚当属实至名归小】

    【说】

    是这个道理。

    李世民赞同赵牧的说法,耐心的补充说:无忌,自幼和朕相熟,一起成长,朕政治生涯最黑暗时刻,也是他陪在朕身边,常言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无忌非常不错。

    忆往昔,峥嵘岁月,李世民越发觉得长孙无忌的重要性。

    谢陛下夸奖。长孙无忌处变不惊,得到皇上称赞,他已心满意足,怎敢萌生贪天之功,诚惶诚恐说:但...

    无忌,听赵牧说完。

    李世民打断长孙无忌的话,眼睛直视赵牧。

    赵牧托腮故作思考,老神叨叨说:文能治国,武能安邦,赵国公为翘楚,河间郡王李孝恭自然当仁不让位于第二。李孝恭追随先皇太原起义,有从龙老臣,他不负众望,各方逐鹿中原时,他率军成功平定江山萧家,使朝廷得到千里沃野,为皇族悍将,大唐肱骨。

    闻声,李世民轻轻点头,赵牧的排名符合他的预期。

    长孙无忌听着心悦诚服,却依然想打断赵牧的话,细说下自己的排名,怎奈赵牧滔滔不绝,丝毫不给他机会,陆续提名杜如晦,魏征,房玄龄,观之,他不得不任由赵牧畅所欲言。

    然而,听闻赵牧突然提到高士廉,长孙无忌如坐针毡,急忙打断赵牧的话,急声说:赵牧,莫要胡言乱语,申国公有何功劳?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