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
https://www.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良将。
是良将啊。
朝廷需要培养更多将领,来护卫李世民江山。
发觉赵牧默不出声,李世民收起笑意,啪的拍在龙案,喝道:赵牧,你不要敬酒不吃罚酒。
软的不行,他计划来硬的。
总归希望赵牧道出剩余二人姓名。
哈哈...哈哈哈...
书房内气氛紧张时,赵牧突然仰首朗笑。
这是何意?
染上癔症吗?
李世民,房玄龄等君臣,看向赵牧的举动,着实猜不透他何意
贤侄,你笑什么?长孙无忌出声询问。
哈哈...
赵牧再笑两声,长孙无忌气的饮酒解闷。这时赵牧清了清嗓子,望向李世民朗声说:陛下,朝廷设置弘文馆,教导皇室,皇族优秀人才。为何不每道修建一处大书院,每城修建一处小书院呢。
教人识文断字,习武练功,假以时日每年培养各类人才,朝廷还怕没有贤臣良将吗?
这...
李世民听着听着愣住了,从来没考虑过于各道,各城内修建书院。
一来修建书院花费巨额钱粮,二来各道各城目不识丁的人,远超过识文断字,才华横溢的人,修建书院白白浪费钱粮。
今时不同往日,朝廷钱粮富裕,各道富商渐多,修桥铺路建学院皆为善举,朝廷号召的话,肯定能募捐到不少钱。
每年培养出百余名贤臣良将,年费久了,朝廷自不再缺人才。
李世民赞赏的说:听着挺不错。
古人讲求诗礼传家,无论哪朝哪代,均把读书视作头等大事,毕竟承载着文明与思想火花。
何况骊山书院珠玉在前,每年源源不断的学子求学,近年来培养出大量贤才,至少各地大夫增多,诸多疾病得到救治,何况工部下设的几个司锻造出火炮,研制出纯度更高的火药,大大提高兵勇攻城略地的速度。
至于其他稀奇古怪的发明,更层出不穷。
李世民心动,下朕需知道两名贤才。
陛下,齐国有稷下学宫,聚集天下各类学子。武将马上夺天下,文官提笔撰史书,所以齐国君王评价皆不错。赵牧朗声说完,端起酒杯闲情逸致的饮酒。
一时,所有人齐刷刷望向李世民,再齐刷刷望向赵牧。
这货好大胆子,敢公然揭皇帝老底。
李世民龙颜不悦,死死瞪着赵牧,愤怒于赵牧公然暗指玄武门之事,但他博览群书,说起来,相较楚燕韩赵魏秦史料,齐国史料对君王似乎评价挺不错。
若大肆修建书院,改变学子对他的评价,甚至多记录他英明神武的事迹,而把玄武门之事一笔带过,这比他打下高句丽更有意义啊。
李世民兴趣突增,急忙询问:你确定?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若修建学院,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必能引起各地学者普遍响应,那里有书院,那里将成为文荟萃之地,和议论国事的舆论中心。
若陛下有恩学子,纵使详实记录历史,却自然而然偏袒陛下,比强行要求史官改文书强的多
何况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陛下恩德,绝非贞观一朝,学院在,陛下恩典自然在。
加之陛下文治武功,功盖千古,若说后世没有几个小迷弟,他人信不信,反正我不信。赵牧侃侃而谈。
李世民听着赵牧的话,最初听说强行篡改史书,即刻清楚赵牧指桑骂槐,但听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学子偏袒自己,纵然面色平静,内心却乐开了花。
赵牧说的没错,皇帝偏爱武将,武将沙场拼死搏杀,攻城掠地,若有恩于天下学子,后世学子当然偏袒他了。
当听闻后世小迷弟时,他恨不得高声宣布,都别与朕抢,这笔钱朕出了。
但为避免赵牧过于骄傲,为得到两名年轻将领,李世民轻咳两声,郑重的说:朕是那种要面子的人吗,史书该怎么记录就怎么记录。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