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48中文网 > 百世争渡之苟全性命 > 第151章 开府方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 https://www.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卓青麟带着物资离开八马城后没过多久,常驻八马城府衙的霸王项羽便将交河县和北安县的主要领导层召集到了一起,一场关于正式开府建衙的讨论会就此展开。

    在讨论会上,众人各抒己见,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和深入的思考,最终形成了一套初步的开府建衙方略,并计划在年后,二月初二龙抬头之日举行大典。

    然而,在讨论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霸王项羽不能长期留在江南地界。毕竟,他的根基在彭城,而且他也明确表示,一开春他就必须返回彭城。

    面对这个现实,众人意识到江南这方领地的建设和发展不能仅仅依靠项羽一个人,还需要在座的每一个人共同努力。于是,经过深思熟虑,决定采用一种特殊的施政方略——“虚君共和制”。

    根据这个方略,他们定下了领地名号为“西楚江南虚君共和领”,简称为“楚领”或“楚南领”。同时,他们尊霸王项羽为王,以表彰其秩序建立之功,显示对他的尊重和认可。

    在政治架构方面,他们仿照三省六部制进行规划,但又有所创新,实施三权分立制,以确保权力的制衡和公正。

    最后,他们决定正式开府建衙,将这个新领地的体制付诸实践。

    总体而言,这一方案仍然沿袭了卓青麟过去与项羽闲谈时所提及的“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不建国”的苟道发展思路,旨在建立一个能够稳健发展且不容易受外部势力侵犯的独立领地,维护一方和平。

    整个发展体系以传统的三省六部制为蓝本,并根据的府衙实际事务和领地治理需求进行了优化和调整。通过这种方式,确保府衙在行政、军事、财政等关键领域能够具备有效的管控能力,同时维持内部的权力制衡,以保障府衙的长治久安和领地的繁荣发展。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设立相应的部门和职位,明确各部门和职位的职责范围,形成一个相互协作、相互制约的政务管理网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王府的工作效率,还能有效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导致的腐败和滥用职权等问题。

    此外,为了确保政务管理体系的顺利运行,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和考核制度,对各级官员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和奖惩,激励他们积极履行职责,为领地的发展贡献力量。

    一、三省设置

    1.

    承命省:类比中书省,负责替诸侯王起草各类政令、文书,制定政策草案。长官为承命尚书,下设若干承命郎。日常工作包括收集领地内各方面信息,如民生状况、经济数据等,依据这些信息拟定政策建议,再呈交诸侯王裁决。

    2.

    审议省:类似门下省、咨议院,承担政令审核与政策谏议职责,定期召开咨议会,审核领地发展规划。审议尚书作为长官,带领一众审议郎对承命省拟定的政令、政策进行严格审查,评估其合理性、可行性以及对王府和领地的潜在影响,如有不妥之处,提出修改意见或驳回重拟

    ,确保下达的每一项指令都切实可行。

    3.

    执行省:对应尚书省、政务院,是政令的具体执行机构。丞相统筹全局,由各部执行侍郎组成,下辖多个执行司。一旦政令通过审议,执行省迅速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分配任务至各执行司,并监督执行进度与效果,保障各项政策在领地内全面、准确地落实。

    二、六部职能

    1.

    吏部:掌管王府官吏的选拔、考核、任免、升迁等事务。通过制定严格的人才选拔标准和考核机制,确保王府拥有一支高素质、能力强的官吏队伍。定期对官吏进行政绩评估,依据结果决定奖惩与职位变动。

    2.

    户部:负责王府财政与领地经济管理。统计领地内的人口、土地等资源,制定税收政策并组织征收。管理王府收支账目,规划财政预算,同时推动领地内的农业、商业发展,促进经济繁荣。

    3.

    礼部:主管王府礼仪、祭祀以及文化教育事务。安排王府的各类庆典、宴会礼仪流程,组织祭祀天地、祖先等仪式,维护传统礼仪规范。此外,负责兴办学校、推广文化教育,提升领地民众的文化素养。

    4.

    兵部:承担王府军事事务,包括军队的训练、调度、装备管理等。制定军事战略与训练计划,确保军队具备强大的战斗力。负责兵器制造与维护,管理军事物资储备,保障战时需求。

    5.

    刑部:执掌司法审判,负责处理领地内的各类刑事案件和民事纠纷。依据法律法规公正断案,维护社会秩序与公平正义。同时,监督法律的执行情况,确保司法公正,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

    6.

    工部:负责王府工程建设与领地基础设施维护。规划并建造王府宫殿、府邸等建筑,同时负责领地内的水利设施、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修建与修缮,为民众生活和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三、人员框架

    1.

    承命省:承命尚书邓绾,下设若干承命郎。

    2.

    审议省:审议尚书虞子期,下设一众审议郎,暂定张九功(张氏家主)、卓毕蝌。下辖两院,一为审议院,又称贵族议院,主要由各族家主、绝顶高手,以及军功显爵组成;一为咨议院,又称平民议院,主要由退伍军人、高级匠人、大商人等人组成。另暗中成立一监察部门,由邓瑛负责,类似于明朝东厂的设置。

    3.

    执行省:丞相秦(曹)真,下辖六部侍郎,吏部周潜、户部曹传(交河县曹?推荐)、礼部蔡清、兵部卓不凡、刑部胡斐、工部熊皎(熊氏家主)。

    4.另外单独设立:大青山讲武堂,曹刿任山长;西楚太学院,蔡清兼任山长;太医院,赵宜真任院正(交河县西苦竹观观主、老道士);技术研究院沈括(沈括是项羽攻占八马城后,用人才召唤符所招募);中央大钱庄简孔昭(简氏商业负责人)。

    5.三位大城县令:沣原县县令、八马城城主周潜(一个所有人都没想到的人),北安县县令蔡阳(曹真所推荐,算是对蔡阳的补偿),交河县县令曹?;至于各家族所持有的乡、村人事由各族推荐报备就行。

    四、军备设置

    计划建立一支三万人的常备军,并设立五军都督府、枢密院和装备司,作为军事管理的常设机构,并形成三方平衡。

    其实当前有能力执掌五军都督府也就只有项羽、秦真、曹刿三人,但秦真将担任丞相一职,虽也能挂帅出征,但再兼任都督,就有失平衡之道。

    至于曹刿则是执掌枢密院的最佳人选,也就是相当于总参谋长一职,平日里一边搞军事教育,一边做军事攻略。所以能在项羽离开江南,返回江北彭城后,接掌五军都督府的唯有项庄一人。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项羽直属的霸王铁骑。这支军队拥有一万名骑兵,他们是项羽最为信赖的精锐力量。副军团长项庄负责统领这支强大的军团,他在八马城常驻,确保霸王铁骑的日常训练和管理。

    在霸王铁骑中,有一个特别的亲兵护卫团,人数为一千人。这个护卫团的团长是殷野王,他的任务是保护项羽的安全。这一千名亲兵都是经过严格挑选和训练的精英,他们对项羽绝对忠诚,随时准备为他舍生忘死。

    霸王铁骑被划分为三个骑兵旅,每个旅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任务。

    第一个骑兵旅是龙襄突骑旅,拥有三千名骑兵。旅长曹变蛟以勇猛无畏着称,他带领的龙襄突骑旅擅长在战场上迅速突击,打乱敌人的阵型。

    第二个骑兵旅是豹韬弓骑旅,同样有三千名骑兵。旅长蔡启元精通骑射技巧,他的豹韬弓骑旅在远距离攻击方面表现出色,能够给敌人造成巨大的压力。

    最后一个骑兵旅是飞熊重骑旅,旅队长是周仓。飞熊重骑旅的特点是装备厚重,防御力强,他们在战场上扮演着攻坚的角色,能够冲破敌人的防线。

    当项羽不在时,霸王铁骑由副军团长项庄代管。然而,项庄的权力受到一定限制,他只有练兵的权力,而没有调兵之权。兵符由兵部代管,只有在审议省表决通过用兵决议后,兵部才会将兵符交接给挂帅出征的将帅,这样才能调动霸王铁骑。这种制度确保了军队的指挥权集中在合法的将帅手中,避免了权力的滥用和混乱。

    其次,要提到的是驻扎在北安县的血狼骑兵团,这支骑兵团共有

    3000

    名骑兵。血狼骑兵团实际上是霸王铁骑的后备兵团,平时并不设立军团长一职。

    该骑兵团被划分为数十个独立的骑兵队,每个团队都有

    30300名骑兵不等,由辖区各大小势力前往北安县购买转职指示、自行组建、自给自足,要求每个势力征招最少不得少于一队30骑,最多不得多于一团300骑,并且每年必须完成兵部下发的相关巡边、剿匪等任务。

    这些骑兵团队分别以各自势力的旗帜为标识,颇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比如,北安县的秦氏家族所使用的旗帜是黑龙旗。秦氏家族正是由曹真所创建,曹真在归降项羽之后,恢复了自己原本的姓氏——秦,并将大秦黑龙旗作为家族的旗帜。

    交河县曹林乡的骑兵团使用的是青龙旗,是为了纪念曹?在蛟河斩杀青蛟的功绩而设立的。

    卓山乡以虎卓旗为标志,以纪念老祖卓不凡在剑门山斩虎立基之功,展现出卓氏子弟勇猛无畏的战斗精神。

    回龙乡邓氏使用的是应龙旗,以纪念老祖邓禹的功绩,也象征着家族如同应龙一般强大而威严。

    胡祠乡胡氏的骑兵团则以黑狼旗为标识,体现了他们家族的狼性和团结,同时也暗喻他们是狼的传人。

    大苗乡的骑兵团还是使用了火凤旗,寓意着在战斗中能够浴火重生、永不屈服。

    基本上,每组建一支骑兵团队,都会形成了一种双重领导的体制,以确保骑兵团的高效运作和指挥,又不脱离兵部的掌控,同时也节约了军费开支。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