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48中文网 > 因果树 > 第198章 清明祭祖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 https://www.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2082

    年的清明,中原大地被一层淡淡的雨雾所笼罩,空气里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和新绿的气息。微风拂过,田野里的麦苗轻轻摇曳,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泛起层层涟漪。村口老槐树的枝叶在春雨的滋润下愈发葱茏,仿佛在静静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我早早地起了床,站在院子里,望着屋檐下滴答落下的雨滴,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过去。曾经,我一心扑在乡村振兴的事业上,风里来雨里去,见证了村庄一步步的变迁。如今我更加珍惜这宁静的乡村生活,也盼望着孩子们能常回家看看。

    “爸,我们回来啦!”

    熟悉的声音打破了我的沉思,我转身,只见儿子顾家启和儿媳刘瑶满脸笑容地走进院子。他们刚完成等离子防护罩的研发工作,难得有时间回家休假,赶上这清明时节,一家人正好一起祭奠祖先。

    “可算把你们盼回来了,一路上累不累?”

    我赶忙迎上前去,接过他们手中的行李。

    “不累,爸。这次项目结束,我们就想着赶紧回来陪陪您。”

    家启笑着说道,脸上虽有几分疲惫,但眼中满是回家的喜悦。

    刘瑶也在一旁说道:“是啊,爸。好久没吃您做的饭了,都馋坏了。”

    一家人有说有笑地走进屋里,刘瑶放下行李,便和我一起走进厨房,准备做顿家常便饭。家启则在一旁帮忙打下手,厨房里充满了温馨的气息。

    “最近研发工作都顺利完成了吧?”

    我一边切着菜,一边关切地问道。

    “嗯,都顺利完成了。这次等离子防护罩的研发可不容易,不过好在团队齐心协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家启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

    刘瑶接着说:“是啊,好多技术都是前所未有的尝试,大家连续熬了好几个通宵呢。不过看到最后的成果,一切都值了。”

    我听着他们的讲述,心中满是骄傲:“你们能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做出贡献,爸打心底里高兴。但也别太拼了,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知道,爸。您就放心吧。”

    家启和刘瑶异口同声地说道。

    吃过午饭,雨渐渐停了,天边泛起了淡淡的霞光。家启从屋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祭品,有香烛、纸钱、水果和鲜花。我们三人一同前往村后的祖坟,去祭奠逝去的亲人。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家启和刘瑶好奇地张望着周围的一切。田野里的智能灌溉系统正在有条不紊地工作着,根据土壤湿度和作物需求自动调节水量;远处的农田里,几台无人耕种机在忙碌地穿梭,进行着播种和施肥的工作。这些都是乡村振兴的成果,也是科技为这片土地带来的改变。

    “没想到才几个月没回来,村里变化又这么大了。”

    家启感慨地说道。

    “是啊,现在科技发展得快,乡村也跟着受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回到农村,利用新技术发展农业和乡村旅游。”

    我欣慰地说。

    刘瑶看着路边盛开的油菜花,兴奋地说:“感觉现在农村的生活一点也不比城市差,空气好,环境美,还有这么多新科技的应用。”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祖坟前。我轻轻地将祭品摆放好,点燃香烛,家启和刘瑶也学着我的样子,恭敬地跪在地上,向祖先磕头行礼。

    “爸,您给我们讲讲爷爷奶奶的故事吧。”

    家启抬起头,看着墓碑上爷爷奶奶的照片,眼中满是怀念。

    我点了点头,缓缓说道:“你们的爷爷奶奶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一辈子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那时候,生活条件艰苦,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抱怨过,总是乐观地面对一切。为了供我读书,他们省吃俭用,吃了不少苦……”

    听着我的讲述,家启和刘瑶的眼眶渐渐湿润了。他们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些艰苦的岁月,但从我的话语中,能够感受到祖辈们的坚韧和对家庭的付出。

    “爷爷奶奶真不容易,我们现在的生活都是他们那一辈人努力打拼出来的。”

    刘瑶感慨地说。

    家启也接着说:“是啊,我们一定不能忘记他们的付出,要继承他们的精神,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在祖坟前,我们静静地待了许久,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感受着家族的传承和温暖。微风轻轻吹过,吹起地上的纸钱灰烬,仿佛是祖先们在回应我们的思念。

    从祖坟回来后,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村子里的路灯自动亮起,照亮了回家的路。路过村委会时,我们看到里面灯火通明,一群年轻人正在热烈地讨论着什么。

    “这是在干什么呢?”

    家启好奇地问道。

    “这是村里的创业青年们在交流经验呢。现在村里鼓励大家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这些年轻人脑子活,点子多,为村里带来了不少新变化。”

    我笑着解释道。

    这时,村委会主任小李看到了我们,热情地迎了出来:“顾大爷,家启、刘瑶,你们回来啦!快进来坐坐。”

    我们跟着小李走进会议室,里面的年轻人纷纷起身打招呼。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各自的创业故事和遇到的问题。家启和刘瑶也饶有兴趣地听着,不时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家启,听说你们研发的等离子防护罩可厉害了,能不能给我们讲讲,这技术对我们农村发展有没有啥帮助?”

    一个年轻小伙好奇地问道。

    家启笑了笑,耐心地解释道:“等离子防护罩主要是用于军事防御和一些特殊领域,不过它背后的技术原理,比如能量转换和控制技术,在未来或许可以应用到农业领域,比如改善温室大棚的环境控制,提高农作物的生长效率……”

    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对科技的力量有了更深的认识。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深夜,我们才告别众人,回到家中。

    躺在床上,家启和刘瑶还在回味着今天的经历。

    “今天和这些年轻人交流,感觉特别有活力。没想到农村的发展这么快,大家的积极性都这么高。”

    刘瑶感慨地说。

    家启也说道:“是啊,科技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以后也要多关注农村的发展,看看能不能用我们的技术为家乡做更多的贡献。”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屋里,唤醒了沉睡的我们。家启和刘瑶早早地起了床,帮我打扫院子、整理家务。吃过早饭,他们又陪着我在村里散步,看望了一些长辈和邻里。

    在村里的老井旁,我们遇到了张大爷。张大爷已经八十多岁了,是村里的老住户,见证了村子几十年的变迁。

    “顾大哥,家启、刘瑶,你们回来啦!”

    张大爷热情地打招呼。

    “张老弟,您身体还好吧?”

    我关切地问道。

    “好着呢,托党的福,现在生活越来越好,日子有奔头啊。”

    张大爷笑着说,“家启,听说你和刘瑶搞了个大发明,可给咱村争光了。”

    家启连忙谦虚地说:“张大爷,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而且我们做这些,也是希望能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张大爷点了点头:“对,对。你们年轻人有本事,要多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和张大爷聊了一会儿后,我们继续在村里漫步。看着村里熟悉的一草一木,家启和刘瑶的心中充满了感慨。这里是他们成长的地方,承载着他们的童年回忆和家族的历史。

    “爸,这次回来,我感觉自己对家乡的感情更深了。以前只想着在外面搞科研,现在才发现,家乡的发展也离不开我们的努力。”

    家启看着我,认真地说。

    我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们能这么想,爸很高兴。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以后有时间,就多回来看看,为村里出出主意。”

    刘瑶也在一旁点头:“爸,您放心吧。我们一定会的。”

    时光过得飞快,转眼间,家启和刘瑶的假期就要结束了。在离开的那天,村里的许多人都来送行,大家纷纷叮嘱他们要注意身体,有空常回来看看。

    “爸,您自己在家也要注意身体,有什么事就给我们打电话。”

    家启拉着我的手,不舍地说。

    “我知道,你们在外面好好工作,别担心我。”

    我强忍着心中的不舍,微笑着说。

    刘瑶也走过来,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爸,我们会想您的。”

    看着他们的车渐渐远去,我的心中既有不舍,又有欣慰。这个清明,我们一家人一起祭奠了祖先,感受了家族的传承;也看到了乡村的新变化,感受到了科技与乡村振兴的紧密联系。我相信,无论家启和刘瑶走到哪里,他们的心永远都会牵挂着这片土地。而村庄,也会在科技的推动下,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变得更加美好

    。喜欢因果树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