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48中文网 > 天下长宁 > 第九百四十三章 怪谁?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 https://www.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高清澄一句人这么多,换做旁人必会心有所思。

    可徐绩就是徐绩,是那个除了陛下之外任何人在他面前都没有什么优势可言的徐绩。

    对于高清澄的话他没有任何反应,甚至还饶有兴趣的看了看高清澄此前看的是什么书。

    “郡主有事要忙,我这安静的地方怕是留不住你。”

    徐绩指了指她看的书册:“可否留下来借我一观?”

    高清澄嗯了一声,起身道:“那就留给徐相看。”

    说完后转身离开,竟是没有再多说什么。

    徐绩本以为高清澄是来劝降的,毕竟案件到了这个时候颇为关键。

    辽北道的案子他不知道叶无坷查到什么地步了,但他知道最难抉择的一道题一定已经摆在陛下面前。

    等高清澄出门之后,徐绩把那本书拿起来看了看。

    一开始并没有什么反应,看了片刻后忽然眼神有了变化。

    这是一本诗册,收录了古往今来不少诗词。

    原本这是很普通的东西,这样的诗册在徐绩府里也有许多。

    这些诗对于徐绩来说,皆是信手拈来的东西。

    对于高清澄来说,这当然也是信手拈来的东西。

    所以徐绩确定高清澄不会无缘无故的在他面前看一本诗册,所以他浏览的很快。

    也正是因为翻看的快,所以他发现端倪也快。

    整个诗册,只有两句诗高清澄在字下边画了一条线。

    不是同一首诗。

    第一句是剑外忽传收蓟北。

    看到这句的时候徐绩心里就一动。

    剑外,指的是蜀中剑门关。

    蓟北......

    在辽北道。

    出冀州之后不久便是蓟州,如今归属辽北道,原本归属兖州。

    这句诗在当时有当时的语境,在现在就有现在的语境。

    叶无坷先去了蜀中,再去了辽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高清澄是想告诉徐绩,辽北的事已有了结?

    下一句被高清澄划线的诗词是......一日看尽长安花。

    将这两句诗前后联系起来,徐绩心中就不得不起了波澜。

    他一直都在演戏,不管是在谁面前的表现都是在演戏。

    包括此前的张汤,此后的高清澄叶无坷。

    他所表现出来的都是在演戏。

    以至于他某一个时间段,真的被他骗了不少人,连张汤,叶无坷,高清澄都先后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哪怕是叶无坷在离开长安去辽北之前,还判断徐绩已有可能松口。

    也判断,徐绩进入廷尉府昭狱的缘故是他怕了,他怕被牵连更深。

    这两句诗,徐绩认为是高清澄想告诉他,你的那些事我大概都已知道。

    徐绩有些不理解,若高清澄都已经看破为何不直说?

    用这两句诗给他提示,又是有什么目的?

    隐隐约约的,徐绩觉得高清澄要提醒他的事可能是他藏得最深的那件事。

    所以徐绩有些坐不住了,城府深沉如他也有些坐不住了。

    高清澄若真的是察觉到了那个最大的秘密,那徐绩这么多年的筹谋无异于已经完全暴露在对手面前。

    徐绩坐不住,于是起身在屋子里来回走动。

    就在这时候他忽然醒悟到了什么,他马上回头看向那个小窗。

    于是在小窗外看到了一双眼睛,一双在观察他什么反应的眼睛。

    徐绩心中一惊。

    在这一刻他想到了此前高清澄说的那些话......说他是如何利用他儿子徐胜己的那些话。

    其实这些话已经直刺徐绩内心,换个别人也许早就已经露了破绽。

    但徐绩看起来一如往常,对高清澄的话没有丝毫在意。

    然而实际上,高清澄猜对了。

    徐胜己这些年在外边遇到的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确实有徐绩安排的。

    徐绩利用这些人协助徐胜己去调查,一点点的揭开真相外边蒙着的黑布。

    被徐胜己调查出来的,就一定会被徐绩舍弃。

    而被徐胜己调查出来的,都是徐胜己的功绩。

    徐绩用自己的儿子来试探他的布局到底哪里有漏洞,而此时高清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高清澄并没有证据,也没有把握。

    所以她故意给徐绩看了那两句诗,然后派人观察徐绩反应。

    如果徐绩的表现有些不同寻常,那就证明高清澄猜对了。

    当徐绩回头看向那小窗的时候,小窗外的那双眼睛没有丝毫的闪避。

    甚至,在看到徐绩看过来的那一刻,那双眼睛里,闪过了一抹揶揄。

    徐绩心里一沉。

    高清澄这个女人,心机实在是有些深沉。

    牢间外边,站在高凳上的聂惑笑着跳下来,快步追向高清澄。

    “小姐,他坐不住了。”

    聂惑追上去后语气轻快的汇报着徐绩的反应。

    高清澄一边走一边笑了笑:“给叶无坷飞鸽传书,告诉他我已经想到对手是如何笼络人也如何控制人的了。”

    “那张网在辽北道很密,但最密的还是长安......让他在辽北多加小心,长安的网我来破。”

    聂惑嗯了一声:“我一会儿就派人把信鸽放出去。”

    正说着,聂惑的一名亲信手下急匆匆跑过来:“辽北传书。”

    聂惑一把就将密信拿过来:“难道辽北出事了?”

    言语之间,格外急切。

    她将密报展开之后没有自己看,耐着性子先递给了高清澄。

    “冰州被叛军围困。”

    高清澄眼神微微有些寒光:“连遮掩都不遮掩了么。”

    聂惑马上说道:“小姐,咱们要不要赶去辽北?!”

    高清澄摇头:“咱们赶去的时候冰州的叛军已经退了。”

    长安距离冰州实在是太远了些,他们就算昼夜兼程马不停蹄的赶过去也晚了。

    她们又不是廷尉府培育训练出来的信鸽,一天就能飞上将近两千里远。

    “怎么办?要不要去求见陛下?”

    聂惑语气之中的焦急,已经压都压不住了。

    “我去未央宫。”

    高清澄把密信递给聂惑:“你去求见唐大将军。”

    聂惑明显愣了一下:“求见唐大将军?”

    高清澄道:“只管拿了密信去,唐大将军一看就会明白辽北是什么局面。”

    聂惑立刻答应了一声,哪里敢耽搁,快步朝着外边跑了出去。

    与此同时,未央宫。

    御书房内,皇帝李叱看了一眼桌子上堆着的那些奏折。

    辽北的消息才刚到,这些奏折比消息早一步就到了。

    坐在他对面的户部尚书陆重楼,国公归元术,还有已经隐退的张汤都安安静静的坐着。

    这些奏折皇帝给他们都看过了,他们看完之后心情都是一样的沉重。

    “这是想让朕低头认个错。”

    皇帝道:“开始还遮遮掩掩的,现在是连遮掩都不遮掩了。”

    张汤微微俯身:“看来朝廷里与辽北道那边的往来,比廷尉府的飞哥传讯还要快些。”

    皇帝道:“未必就比廷尉府的信鸽快,只是人家在动手之前就先传书长安了。”

    他起身道:“那边动手,这边上书,倒是配合的天衣无缝。”

    陆重楼道:“这天衣无缝不过是上书的这些人怕被牵连,提前了。”

    他看向皇帝:“如果辽北道有叛军围困冰州的消息满朝文武都知道了之后他们再上书,那就显得他们和叛军之间必有往来。”

    “在叛军围城的消息来之前他们先上书,若陛下问起来,他们一句一个巧合,陛下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

    就在今日早朝上,有六七名官员上书的内容基本相同。

    就是请陛下开恩。

    说陛下已经要颁布新法,免去株连之罪,这是天大的宽仁。

    既然陛下有此宽仁之心,那也请陛下善待往日的有功之臣。

    他们说,那些当初立过大功的人,因为旧时候的一些不怎么公平的规矩,很早之前就不得不退隐。

    他们其实还有为大宁效力之心,也有为大宁效力之力。

    而且现在朝廷和地方都缺人,这些忠贞之士完全可以提拔起来再用。

    比临时选拔人才,还要牢靠的多。

    “徐相真是好手段。”

    皇帝微笑道:“朕这么多年一直想看看徐相的本事到底有多大,想看看他的城府到底有多深,时至今日才看出来,徐相的手段确实非凡。”

    陆重楼道:“他们是在撕破脸之前试探陛下心意。”

    皇帝点了点头。

    辽北道的事换了谁去都一样,也到了一个该暴露问题的时候了。

    这个时候辽北道的事不出现,他们就没这个契机。

    不过如果叶无坷不去辽北的话,他们可能会比现在稍微晚一些表现出来。

    现在叶无坷在辽北道的举动,逼得他们不得不提前摊牌。

    但这摊牌也是试探。

    “他们如果不是有一些把握,也不敢在陛下面前放肆。”

    陆重楼道:“叶明堂在辽北一定把他们逼急了,甚至可能已经把他们逼到了不得不现身的地步。”

    他看向皇帝:“陛下料准了徐绩的那些手段多数会在他兖州老家一带,果然还是预判的精准。”

    皇帝道:“哪有什么预判,这二十几年来,朕忙于民生,忙于强军,忙于与外敌周旋,忙于让大宁百姓吃饱穿暖有余钱。”

    “朝中的人有些内斗,朕看到了也就看到了,只要不过分,朕就不会去管,只要还都在办事就可以容得他们斗。”

    “当初在冀州的时候我住的地方,一条街上谁家遇到了难事,谁家需要帮衬,朕很快就能知道。”

    “后来带着燕山营,兄弟们谁心里不痛快,有什么想说的朕也能看的出来,也能随时找他们聊聊。”

    “再后来......朕是皇帝了。”

    他语气有些沉重。

    “朕一睁开眼睛就有看不完的奏折,人在在宫里,眼睛却在天下各道,然而朕看不清忙不完......朕能管的已经不是冀州那条街,不是那座书院,不是一座山,不是一座城。”

    “朕知道徐绩营私,也知道地方官员会有些贪墨,还知道辽北的商人们确实越线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